8月31日,基地班同学于线上举办了第九期基地暑期读书会。此次读书会共有两名同学进行了读书分享。
王雅钰同学向我们汇报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该书作者刘易斯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著名的“二元”模式,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作者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从无限劳动力的来源、经济中仅有生存部门和资本主义部门两大经济部门的前提假设出发,论及资本的使用量与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水平如何衡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济扩张的模式——即资本家剩余被不断用来投资创造更多的资本,同时吸收更多的人从生存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以及该扩张何时停止——即不再有剩余劳动力时或虽然仍有剩余劳动力,但实际工资变高时。同时对影响经济扩张的要素即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关系如何🎎,资本积累的三个途径也进行了探讨。但当把视角投入开放经济时🐚,通过移民或资本输出,就有可能缓解本国剩余劳动力消失的问题👩⚖️,进而使得经济扩张继续进行🏄🏻♀️。而在资本输出过程中👳🏻,由于与不同国家竞争关系🙏🏿、贸易关系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可能对本国有利或对资本输入国有利,这需要具体分析🦠。这篇论文以严谨的逻辑关系构建了经济模型🤹🏽♀️👱🏿♀️,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荣清扬同学为我们汇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此书是著名经济史学家道格拉诺斯在2009年发表的一部新经济史学著作。在书中,作者以新的角度,用交易成本、所有权等理论解释了西方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这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简介,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亦是如此。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中🧗🏿,作者以西方民主国家建立先后进行分段🙎🏼,分析了从公元十世纪至十七世纪的经济史,对上述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斯诺作为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创造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来解决问题,建立了集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环境⛹🏽♂️、法律制度等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阅读本书时✊,应先对基础史实拥有基本了解,这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方便阅读有很大帮助👩🏿🦰。
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