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梦工场“微信课堂”预告
大家好👩🏽!本学期经济学家梦工场微信课堂将邀请我院张维闵老师,为大家带来《“诗和远方田野“的政治经济学打开方式》专题分析,欢迎大家热情参与🛴,4月14日(本周四)晚6:30,等你来见。
讲座的主要背景:
最近,高晓松创作的民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爆了朋友圈,特别是其点睛之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民谣特有的纯净忧郁缓慢的曲调烘托下,瞬间点燃了广大公众的激情。为什么这样一首歌☑️,会在这样的时候,激起大众如此广泛热烈的共鸣?
一首激起广泛强烈反响的民谣🍊,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大众心理,折射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当时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具有共性的社会问题👩👩👦。作者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学独具特色的“症候阅读法”解读这首民谣🌱,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切入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讲座的主要看点:
第一👫🏻,感受“症候阅读法”的独特魅力。阅读的方法决定了阅读质量🌒。“症候阅读法”作为一种深度阅读经典著作的方法,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解读马克思《资本论》的一种重要的哲学阅读方法。当然🦹🏿♀️,它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其他经典著作的阅读,甚至是民谣。讲座将对“症候阅读法”进行实战演练。
第二,通过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民谣的“症候阅读”🏄,把“诗和远方的田野”文本背后的寓意归结为“中国梦”,进而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面向中国的实际问题,回答中国经济改革提出的时代课题🚶🏻♀️,开辟通往“诗和远方的田野”——“中国梦”,的现实道路。
万泰平台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