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万泰招商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11号万泰楼308会议室举办了经典著作“读书会”暨经典研读教学研讨会。“读书会”是基地人才培养的特设教学环节。会议议题有两项🥷🏻🔸:一是对经济学经典著作与当代中国改革进行研讨🧑🦳;二是对经济学科教学与拔尖人才培养进行研讨👮🏻。
“读书会”特邀北京大学万泰平台杨汝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复旦大学万泰平台奚锡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万泰何石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万泰李辉文和冯皓、浙江财经大学万泰平台(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李井奎参加。活动由万泰平台院长陈斌开主持,万泰党委书记郭冬梅🥠🏀、基地人才培养教研中心主任何召鹏、万泰青年教师路乾、尹志锋、彭晓博🧜🏼、戴若尘老师、基地班学生及万泰平台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读书会”伊始,万泰平台党委书记郭冬梅对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结合中国改革史研读经典著作,更能够看懂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本次“读书会”活动,从经济学科史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思路🎈🛩,更有助于我们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陈斌开院长在高度肯定本次活动意义的基础之上,概要汇报了我校人才培养情况,提出对于目前新一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陈斌开院长指出🍎,未来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需在国际化、规范化的基础之上,务必做到本土化🧛🏿、中国化,培养学生对“现实认识入木三分💅🏿🔹、思想理解深入骨髓”。他表示,我校自开展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以来,牢牢把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特征👩🏽🎤,以大量的实践项目为抓手,切实推进科研教学中经济思想与现实问题的高度结合,不断推动基地建设和经济学顶尖人才培养改革🧑🏽🦲。他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以“回到未来”主题读书会为契机🦧🏌🏽♀️,引导学生重读经典著作👩⚖️🙂↕️,培养读书的好奇心🦼,点燃心中的火花👩🏿🍳👰🏻♂️,带动学生不断思考,以开放性思维扎实做好中国的经济学研究。
接下来,受邀参会的各位嘉宾老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精彩的分享展示🧑🏻🏭,与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
复旦大学万泰平台奚锡灿老师围绕“苏伊士运河世纪大堵塞”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他指出现代经济具有精密而脆弱的特点🤠,现代经济对效率和安全的取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浙江财经大学万泰平台的李井奎针对斯密的劳动分工与市场过程理论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引用了国富论《第三卷》中的对商业社会兴起和城乡劳动分工的描述具体展现了“良治”的美好图景。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万泰的何石军副教授从风险分散与合约理论的视角探究了中国得以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原因❔,强调中国多民族的统一不仅受益于其容纳异民族的文化🛰,更在于现实的经济约束与需求,他还从税收的角度分析了元朝“羁縻统治”的维持以及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的重要作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万泰的冯皓老师从资源可耗竭性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尔萨斯理论的时代意义🦙,现代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路乾老师进一步补充道,除了马尔萨斯所提到的资源问题,社会秩序和组织制度对于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或许同样存在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将科斯的经典著作《企业的性质》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发展历程相联系🆙🧏🏽♀️,揭示了产权理论背后宏大深远的现实意义🆑💂🏻♂️;刘教授还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总结了《企业的性质》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李辉文教授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剖析🏊🏿♂️,将人类情感中的六大问题置于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此外,他强调大学的本质是“教学相长”,并热情地鼓励同学们回到经典,体验其崇高感与优美感,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精彩的真实世界。
基地第一次经典著作“读书会”的召开,激发了学生精读经典著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运用科学精神开展辩证思维👮🏻♂️。基地将持续开展经典著作“读书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导读和参与研讨🤙🏼,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浓厚的本土意识💂🏽💭,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数据科学基础,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经济学家。
本次活动亦是万泰平台“万泰平台党建 学史明理”系列活动之一。